《濫竽充數》教案範文
作为名默默奉献的教育作者常常要写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濫竽充數》教案範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濫竽充數》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地理解《濫竽充數》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
2、學生懂得《濫竽充數》的寓意使學生明白:沒有真才實學靠假冒過日子是長不了的。
3、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學會做人。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今天,們繼續學習《寓言則》的第則寓言。
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讀准字音讀完後用簡單的話來說說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2、學生反饋
師:這個故事就是,們今天要學的寓言《濫竽充數》。讓,們起來讀讀這個成語。(板書:濫竽充數)
3、師:課前老師已經布置大家預習不懂的字查字典結合剛才,們讀的課文說說你理解了這個成語的哪幾個字?哪些字難理解?
竽:簧管樂器。充數:湊數。
師:“濫”字有難點哪位同學知道它的意思。(濫:與真實不符引申爲蒙混。)
師:誰能連起來說說整個詞語的.意思嗎?
、圍繞問題自學課文。(邊思邊讀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師:接下來就讓,們回到課本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思考老師所給出的三個問題、
南郭先生爲什麽能濫竽充數?
南郭先生是怎樣濫竽充數?
南郭先生爲什麽只好偷偷地逃走?
2、討論問題理解課文。(在討論逐步理解課文體會南郭先生不會裝會的樣子揭露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醜惡嘴臉。)
⑴分組討論理解課文。
⑵大組交流切透課文。
⑶板書小結深化課文。
愛講排場有機可乘濫竽充數裝腔作勢不會裝會只好逃走無機可乘
三、閱讀填表理解寓意。
師:同學們都知道每則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後都蘊藏著深刻的道理《濫竽充數》這則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師邀請在座的同學當回研究員自己來尋找寓言背後隱藏的深刻的道理。大家有沒有興趣?
師:看來大家信心足。∵@次的活動,們以四人小組爲單位每個小組張表格大家要通過研究討論共同完成這張表。好,們先來看看發下來的表格。
《濫竽充數》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寓意。
2、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感想。
3、讓學生感受寓言的魅力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出示六個成語(指名讀)
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掩耳盜鈴
刻舟求劍魚目混珠亡羊補牢
2、這些詞語既是成語故事是寓言故事今天,們再來學習個這樣的詞語。(板書:濫竽充數)(範讀——齊讀)
3、這些成語寓言故事有個共同特點誰知道?(指名說)
4、《濫竽充數》講了個什麽故事?將告訴,們個什麽道理?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讀故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
。1)朗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結合下文讀懂生詞。
。3)想想: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麽?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交流彙報:
。1)開火車讀課文(相機點評)
。2)文你讀懂了哪些詞?(重點理解腮幫、俸祿等詞語)
。3)課文只有個自然段你能把它讀成兩部分嗎?並說說理由。(指名說)(板書:齊宣王齊湣王)
。4)誰能把兩部分的意思分別說下嗎?
。5)把兩部分的意思連起來就是故事的主要內容。
三、品讀故事感悟寓意
1、過渡:同是南郭先生爲什麽在齊宣王時混得有滋有味;而到了齊湣王時就只好逃走了?
2、仔細讀課文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細細品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3、討論交流:
。1)出示“戰國時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他總是叫許多人齊吹給他聽。”
△你讀出了什麽?(強調“總是”“許多人”“齊”)
△你能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嗎?(指名讀——評議——齊讀)
。2)出示:“有個南郭先生從來不會吹竽也混了進來。”
△“混”字讀出了什麽?
。3)出示:“每當演奏時他就鼓著腮幫按著竽眼兒裝出會吹的樣子居然得到了和別人樣的俸祿。”
△想象下他會怎麽裝?(練習說話)
出示:“別人_____他就_____。”
△盡管南郭先生裝得像模像樣但內心還是不平靜。此時他的心情會怎樣呢?(害怕擔心緊張得意)
△是啊起先他可能是緊張害怕的但他緊張也要裝作不緊張害怕也要裝作不害怕不會吹也要裝作會吹。
△同學們由這個“裝”你想到了哪些詞?(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南郭先生啊你不會居然冒充會這不是濫竽充數嗎?
△這樣裝著裝著居然沒人發現還居然得到了和別人樣多的俸祿。
△拿到俸祿後南郭先生會想什麽?
。4)南郭先生的運氣會直好下去嗎?
。5)出示:“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也喜歡聽吹竽。可是他不要許多人起吹而要個個地單獨吹。”
△你讀出了什麽?
。6)難怪聽了這個消息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7)出示:“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從“只好”詞你讀出了什麽?
△不逃走行嗎?此時的南郭先生心裏會怎麽想呢?(指導看圖)
△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
△誰能用“只好”說句話。
。8)在逃跑的路假如你碰到南郭先生會怎麽做?
。9)同學們學到這裏這個故事給,們最大的啓示是什麽?
。10)的確做人要踏踏實實要有真才實學。這就是濫竽充數告訴,們的道理。(板書:真才實學)
。11)說說身邊的濫竽充數的事找找身邊南郭先生樣的人。
四、續編故事拓展延伸
續編故事《南郭先生後傳》
附:板書設計:
濫竽充數
齊宣王——南郭先生——齊湣王
愛講排場裝腔作勢用人嚴格
真才實學
《濫竽充數》教案3
、習作要求
以成語故事《濫竽充數》原文抓住重點內容側重人物心理展開自胂把原文擴寫成四百字以的文章做到語言通順、具體生動題目自擬。
、教學方法
1、學法到寫法的遷移。
2、由說到寫說寫結合連段成。
三、教學准備
1、閱讀研讀原文。
2、課件(從下載的《濫竽充數》故事的動畫片。
六、教學過程
。)感知內容情境激趣
1、教師話語導入:《濫竽充數》是則流傳千年的故事大家定很有興趣再次來回味誰能聲情並茂地朗讀或者複述課文?學生朗讀與複述課文。
2、看課件《濫竽充數》的故事
。)比較賞析領悟方法
1、討論動畫解說詞比較課文內容更爲詳細的地方?
2、投影解說詞文字:“……當時有個叫南郭的人家境貧寒沒有技之長爲了生活壯著膽子冒充吹竽高手要求參加齊宣王的竽樂隊齊宣王不加考核就讓他參加了竽樂隊從此……”以片段與原文“有個南郭先生從來不會吹竽也混了進來。”做比較說說有什麽感受?
3、南郭爲什麽進竽樂隊以及怎樣進的樂隊?想象其他可能的起因和成因。(答案體現開放多樣性)
4、討論南郭進樂隊原文哪個動詞概括得最確切?
5、教學:“混”字最爲確切圍繞“心詞”“混”字通過自胂把南郭進竽樂隊的原因(第次心理活動)和過程講述得很明確、豐滿了。同學們圍繞“濫竽充數”成因——“混”寫片段要求注重心理描寫。
6、課堂獨立然後交流激勵。
。ㄈ┓椒ㄟw移以點及面
1、師話語導入:找到心詞
確定擴寫點大家寫出了南郭充數的多個原因請大家以小組展開學習思考原文還可以找到哪些類似“混”的心詞可以作爲擴寫點?
2、生小組讀文討論教師引導。
3、:“裝”字寫出了“濫竽充數”的過程“逃”字它寫出了“濫竽充數”的結果。板書:擴寫點裝逃
4、說詞說句練習。說含有“裝”字的詞語結合情境語言“畫畫”南郭吹竽的形象?
5、想象合奏時齊宣王、吹竽者的“衆生相”?想象南郭得到和別人樣多的俸祿時候南郭此時的心理?(第次心理活動)
6、說詞說句練習。圍繞“逃”來說幾個成語?教師引導學生描摹南郭逃跑的神情、動作形象揣摩南郭逃跑的心理?(第三次心理活動)
7、選擇“濫竽充數”的過程——“裝”或者“濫竽充數”的結果——“逃”爲題寫個片段。
8、交流片段“裝”交流片段“逃”各、例。教師學生相機點評。
。ㄋ模┥A聯接成
1、再次說說南郭人物的特點成語“濫竽充數”的寓意。(答案體現開放)
2、同學對南郭獻幾句勸告的忠言?生。過渡語:大家的“警世名言”暫時不作交流留把它點睛之筆寫在這次習作。
師提出本次習作要求。學生連段成前後照應全文。
《濫竽充數》教案4
教學要求:
1、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2、朗讀課文練習複述寓言故事。
3、培養生字質疑能力和創新思維。
重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句理解寓意。
教學器具:
投影片。
過程:
、複習導入
1、同學們定很喜歡寓言吧說說你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2、今天,們在來學習則寓言。
板書:濫竽充數。
3、字典理解“濫”“竽”的意思及注意讀音和寫法。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要求:讀正確做到不錯字、不丟字、不添字、不、重複。
2、範讀課文。
要求:認真聽然後再練習讀讀。
3、默讀課文。
思考: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件什麽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4、學生質疑小組討論教師引導篩選確定:
。1)南郭先生是怎樣混在樂隊裏吹竽的?
。2)後來他爲什麽偷偷地逃走了?
三、重點感悟揭示寓意
1、學習1——2自然段
。1)輕聲讀課文劃出重點句和重點詞。
。2)投影片出示:每逢吹竽他也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裏充數。
a指名讀句子
b你怎麽理解“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
。3)指導朗讀體會南郭先生是怎麽“混”的。
。4)思考討論:南郭先生這樣混爲什麽沒被發現過呢?
結合文理解“講排場”
。5)說說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什麽?
2、學習3、4自然段
。1)輕聲讀3、4自然段劃出重點句和詞語並理解。
。2)指名讀3、4自然段
a“這個消息”是指什麽?
b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爲什麽偷偷地逃走了?
c小組討論交流全班彙報。
。3)說說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麽?
3、創設情境表演:南郭先生要逃走遇到了吹竽的同行這時兩個人會怎麽說?(學生表演後評議)
4、假設同學們碰到了南郭先生會怎麽對他說呢?(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出心裏話)
四、拓展延伸總結全文。
1、生活有沒有類似“濫竽充數”的事或人?說說。
2、總結全文。
【《濫竽充數》教案範文】相文章:
1.《濫竽充數》教案
2.濫竽充數(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3.《濫竽充數》
4.濫竽充數
6.《濫竽充數》教学反思范文
8.四年级语文下册《濫竽充數》教案